越吃病越多?

「牛奶與起司豐沛的鈣質可促使骨骼發育」「雞蛋的蛋白質豐富而完整,是最營養的食物」「魚肉富含腦部發育不可缺少的DHA我們常在書籍、報章雜誌,甚至電視節目中,接觸到許許多多有關食物對健康養生的資訊。在一般人的觀念中,只要對健康有益的食物,多吃多補,百利而無害,殊不知這樣的舉動下,也許正潛藏著扼殺健康的反效果哩!

過去,大家對食物過敏的理解就是吃完之後會癢、腫、痛或起疹子等典型反應。事實上,食物過敏反應分急性和慢性兩種,前述症狀為典型的急性過敏反應(IgE),往往在接觸過敏原後十分鐘至兩個小時內就會產生。通常這類過敏反應會伴隨一生,只要一接觸過敏原就會產生過敏反應,因此,患者即使不靠檢查,也會從生活經驗中了解自己對何種食物過敏,進而可適當地避免接觸與攝食。然而,慢性食物過敏就像隱性殺手一般,由於過敏反應的產生需要長時間或密集地接觸某種食物,當體內酵素不足以應付大量的食物,伴隨著腸黏膜的完整性有缺陷時(請參照何兆芬醫師「腸漏症」),這時大分子中間產物(分子量>500 Da)便堂而皇之地進入體內,導致免疫系統出兵(IgGIgA),並經由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,而正因此免疫反應是經由腸黏膜系統作用,所以這些免疫球蛋白特別喜歡有黏液的器官,包括眼睛、嘴巴、呼吸道和泌尿系統,結果就產生了多樣貌的症狀,舉凡過敏性結膜炎、黑眼圈、過敏性鼻炎、口腔潰瘍、口角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青春痘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腸躁症(請參照何兆芬醫師「腸躁症」)、自閉症(請參照何兆芬醫師「自閉症」)、過動症(請參照何兆芬醫師「過動症」)、頭痛、慢性關節炎、頻尿...等,都可能和慢性食物過敏有關。

十歲的祥安就是最好的例子,從父母親身上遺傳到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結膜炎,每天會不斷地打噴嚏、揉眼睛和皮膚癢,因此也成了耳鼻喉科及皮膚科的常客,小小年紀成了藥罐子。祥安母親帶他來我的門診,經過評估,建議样安接受了過敏檢測,結果發現,祥安不僅對塵蟎及灰塵等環境過敏原會產生急性過敏反應,更對奶製品、小麥、雞蛋、豆類、香蕉、鳳梨等食物會產生慢性過敏反應。除了教導祥安母親如何避免環境過敏原及飲食控制外,我還建議補充具有改善過敏體質功能的益生菌LGG。在三個月的努力後,祥安再回診時,過敏症狀已大為改善,祥安與母親都很高興終於可以輕鬆過日子了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何兆芬醫師 的頭像
    何兆芬醫師

    何兆芬健康診所

    何兆芬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